高端定制

腾讯产品司理:怎样“规划”才契合用户体会

阅览  ·  发布日期 2016-09-01 16:29

榜首部分:「用户体会」其实关于用户体会的界说,尽管有一个国际标准(ISO 9241-210),可是我觉得它的描绘过于“散”,过于学术化。所以在网上翻来翻去,我决议运用这个界说:用...

详细信息

榜首部分:「用户体会」

其实关于用户体会的界说,尽管有一个国际标准(ISO 9241-210),可是我觉得它的描绘过于“散”,过于学术化。所以在网上翻来翻去,我决议运用这个界说:

用户体会(User Experience,简称UX)是一种在用户运用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纯片面感触。

这个界说中说到了3个要害词,分别是「用户」、「过程中」和「片面感触」。我以为,这3个要害词构成了用户体会的魂灵。咱们来逐个剖析。

用户

「用户」意味着,关于不同的方针用户来说,「好的用户体会」的界说是不同的。所以假如脱离了用户,是无法点评一个产品的用户体会的。

或许许多朋友都以为咱们应该将产品做得尽量的“简略”,最好是用户不需求学习就能“天然的”运用。这个准则或许关于大部分面向群众的产品来说,是对的。可是在别的一些情况下,就不必定了。比如说:美图秀秀和Photoshop都能够处理图片,可是它们的用户体会哪个好,哪个欠好呢?这事儿我看还真不能简略的下定论。

GR

美图秀秀的方针用户,或许是一些妹纸们。她们的一个典型用户场景,是用手机自拍,期望把自己变得更“美”一些,然后发到朋友圈上面去。大部分妹纸估量并没学过规划或许美术,或许也不太懂拍摄,可是美图秀秀能够让妹纸们只通过简略的点按、挑选,就能把自己的相片变美。不需求过多的考虑,不需求专业知识,所以,在这个场景中,它的「用户体会」是好的。

但Photoshop的方针用户,估量并不是这些妹纸们,而是专业的规划师。关于一个专业的规划师来说,他用Photoshop作业,这时「能够最大极限的协助规划师表达他们的构思」才是好的用户体会。为了做到这一点,专业的规划师并不介怀去深化的学习这个软件的运用方法。从“易用性”来看,Photoshop明显不行易用,但关于专业规划师来说,它的体会太棒了!

过种中

「过程中」告知咱们,在规划用户体会的时分,需求考虑用户所在的环境和运用场景。

咱们运用电脑时的环境大部分是相对安稳的环境,例如办公室、家里、咖啡馆等等。可是运用手机的环境就不必定了,有或许在地铁车厢中、电梯中、游览路上,这样意味着,运用手机的时分或许会随同晃动、光线改变、网络不安稳等等要素。所以在做详细规划的时分,这两头会有一些差异。

在不同的环境和用户场景下,需求不同的功用来支撑「好的体会」

例如:在许多阅览类的运用中,都会供给“夜间形式”功用。假如你睡觉前,躺在被窝里,关了周围的灯,那平常常见的黑底白字的屏幕或许会变得很扎眼,这时将布景换成深色,调低文字与布景的对比度,在黑私自能够协助你更好的阅览。所以这时“看不清”的文字用户体会反而是好的。

片面感触

「片面感触」提示咱们,不要浮于外表。一个优异的产品司理或许规划师,必定会倾听用户的反应,但绝不会被用户牵着走。他们需求去发掘用户片面感触背面真实的需求。

听说,福特轿车公司的创始人亨利•福特说过一句话:“If I had to ask customers what they want, they will tell me: a faster horse.”在网络上,从前有许多人谈论过这句话,特别是《乔布斯传》出书后,许多人以此为论据企图证明用户研讨是没用的,产品规划者片面的“感觉”才是要害。

我并不对立“感觉”的重要性,可是其实咱们只要对这句话稍作剖析就能看出,福特的客户其实现已明晰的表达出了他们的需求,只不过,并不是“horse”,而是“faster”。而轿车终究逾越了它的竞品——马,其间一个重要的要素也的确是faster。所以在速度这一点上面,轿车的用户体会是好的。可是否就能阐明,马的用户体会欠好呢?当然不是,假如到了没有公路凹凸不平的当地,即使仍是比速度,十有八九仍是马更强一些。

榜首部分:「规划」

大部分时分,咱们在公司内部所说的规划,指的是狭义的规划,偏重于“体现层”的规划。互联网公司里边的各种“用户体会规划团队”担任的大部分是界面层面的规划。可是,界面能代表「用户体会」吗?

其实在我的了解中,「规划」这两个字所包括的规模是很大的,乃至夸大点儿,能够这样讲:人类所从事的悉数作业,拆分出来总共就只要2件作业,一个叫「规划」,另一个叫「工程」。去考虑,要做什么,要怎样做,叫规划;去做,叫工程。而且在现代社会,大部分的作业其实是包括这两者的,仅仅谁多谁少罢了。

回到互联网产品上来,我从前从前总结过,影响互联网产品用户体会的主要有4个要素,这些要素其实都是需求规划的,这其间任何一个“规划”不合理,定论都是“用户体会欠好”。它们分别是:产品战略、用户界面、技能、运营。

0e262938f1823c1194a49eb9a7007100

所以从这个视点来看,「用户体会部」的规划师能够cover到的,其实仅仅是「用户界面」这一个环节罢了。而所谓的「规划」,则是有着愈加宽广的延伸。

规划准则概览

咱们仍是把重视的焦点从“哲学”的层面,拉回到详细的产品规划上吧。任何范畴,必定都会有一些根底准则作为这个范畴里边的方法论,这些准则往往是前人通过许多的剖析和实践得出的,一般情况下,后人能够直接运用。我挑选了一些我以为常用的规划准则与咱们共享。

准则1:契合用户运用需求

是的,一般的根底准则,讲出来都像是废话。规划一个产品,最根底的准则便是要契合用户的运用需求。上文说到的福特,便是成功的在“速度”这个要害点上,规划出了契合用户需求的产品,提升了用户体会,所以大获成功。确认需求是一个产品司理的根本作业内容,有许多方法和东西能够协助咱们找到用户的需求。例如调查用户行为、剖析数据、构建用户场景等等。因为这篇文章是从用户体会的视点切入,所以在这个准则中,咱们来谈论这样一个问题:你觉得12306这个服务的用户体会怎么?

听起来如同又是一句废话。咱们翻一翻网上的各种谈论就知道,咱们关于12306根本上是骂声一片的。例如,在知乎上面就有一个相似的问题:

ik

如你所料,一片骂声,乃至当年还有人说你们这些做“用户体会”的,做“规划”的,P用没有,你看人家12306,“规划”得那么烂,PVUV流量不照样是全国抢先,所以“用户体会”没用。我觉得说这话的人,一方面是委屈咱们这些“做规划”的人了,另一方面,只能说,您对“用户体会”的了解还不行。假如把12306看做一个互联网产品,它的体会真的是烂到极点了。交互流程紊乱、UI丑陋、服务不安稳等等。可是请注意,我的问题是“12306这个「服务」的用户体会怎么”。从服务的视点看,12306是一个帮你买火车票的东西。咱们想一下在没有12306的时分,咱们买火车票的体会是怎样的呢?那年我在北京,零下20多度的气温,为了买到春节回家的火车票,我需求清晨4点半起床,搭最早一班2号线地铁到北京站;需求排3个小时的队,有时分仍是在室外排;但你会发现总是会有1到2个人排在你前面,十分困难开端卖票了,他们会天南海北买一堆车票。尽管你排第二,可是轮到你的时分,卧铺票确保现已卖光了。

可是现在有了12306,你仍然仅仅「有或许」在上面买到票罢了,可是至少我觉得,概率并不低于去车站排队。在这个前提下,你能够放票的时分再起床,能够坐在温暖的家里,能够一边喝咖啡一边点鼠标。公私分明,关于买票这个需求来说,12306的体会比去火车站好太多了。

从产品策划视点,我把一个产品的「体会」分为3个层级,分别是「有用」、「可用」、「易用」。

f

而12306这货,在「有用」这个层级上是要等于或优于排队的,尽管在「可用」和「易用」两个层级做得很差,但归纳起来,其「用户体会」仍是要优于其“竞品”——去火车站排队。

准则2:根据用户的心思模型规划

这个准则听起来有点儿笼统,但假如我在后边加上后半句,了解起来就会简单一些:根据用户的心思模型规划,而不是根据事务或许工程模型,愈加不是根据你自己的主意。

咱们来研讨这样一个用户场景:假定我的房东给我发短信,催我交房租,内容如下:

harry啊,该交房租了啊。把钱汇到我的银行账户吧。建造银行,622600000001123,户名:房东

这条短信中,中心信息有3个,银行称号、账号和户名。所以我翻开某银行的手机app,点击了一个叫“转账汇款”的进口后,看到了这样一个界面:

uuy

这是一个典型的根据事务模型,而不是用户的心思模型来规划的功用。行内转账、跨行转账我还能了解,可是难免想到,假如只给我一个框,挑选对方的银行称号,莫非app自身还没方法判别是“行内”仍是“跨行”吗?第三项叫“跨行转入”… 听起来如同是我会收到钱,它为什么会出现在“转账汇款”里边呢?好古怪。后边,“手机号转账”和“一键转账”又是什么东西?假如我想运用这两个功用需求别的注册吗?别的“手机号转账”,听起来如同是不需求知道对方的账号,知道对方的手机号就能转账?是这个意思吗?可是假如对方没注册这个服务,会怎样?我的钱会不会丢?万一有两个人在银行运用了同一个手机号,我的钱到底会汇到哪儿去呢?

假如关于一个像我相同,至少还上过几年学,自己自身在做互联网,而且其实每个月都要用相同方法交房租的人来说,看到这些都会模糊的话,那假如对方是一个不明白互联网,不明白金融的普通用户呢?简直是灾祸。

但相比之下,咱们看看互联网公司做的产品,就很不相同了。下图是支付宝的“转账汇款”界面:

t

这个界面上,只要卡号、银行、名字和金额4个必填项目,与房东供给的信息高度重合,彻底契合用户的心思模型。作为普通用户,简直彻底不需求考虑,即可运用了。(尽管展现的是界面,但实际上咱们并不是在谈论界面自身,而是其背面的规划思想)